两大法宝助推乡村产业发展新闻 - 中国新闻资讯网

两大法宝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2020-05-20 09:53:50   来源:    
评论:0

  有效的产业组织模块可能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重心转移、推进产业的高级化进程,产业组织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以
  有效的产业组织模块可能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重心转移、推进产业的高级化进程,产业组织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以及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而推动这一进程的产业组织主要是:农业合作社、乡产联盟这两大法宝。

  本书对产业组织模块的阐述,从传统农业合作社成长形成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其他产业组织之间的联动出发,到跨区域的联盟型产业组织,再到引导片区实体产业整合的“多村一品”,探索乡村产业组织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为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保障支持。

  第一大法宝:农业合作社

  (1):传统农业合作社的与时俱进

  传统农业合作社深化提质升级

  农业合作社的早期是由农民自发组建的小型合作、互帮互助的组织,合作社内的村民最初只是在农忙季节互相调配劳动力。随着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农业合作社向高级社、人民公社演进,在自然乡村范围内,将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较大型农具、耕畜)投入集体所有,由农民进行集体劳动,各尽所能。

  1983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对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政社分设的改革,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中对工作进行安排,到1985年春,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颁布,用于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17年,《合作社法》修订新版,调整的内容主要有六大方面,包括:对于合作社主体地位的明确,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享有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的权利;扩充了合作社的出资形式,其成员可以用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可估价并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出资;对盈余分配机制进行了完善;增加了专门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相关规定;对合作社可以进行的经营范围进行了扩充;最终进一步规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

  2018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农办经〔2018〕11号文件下发,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提质升级。

  (二)九大类引领型农民合作社建设模式

  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的通知》下发,通过总结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九种类型的典型农民合作社建设案例,以生动实践和先进经验引导全国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1.党支部领办扶贫类农民合作社

  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农民合作社发展乡村产业,带动整村脱贫是我国农民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的特色实践。例如,内蒙古扎鲁特旗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采用村党支部领办农民合作社的做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人心凝聚、资源整合方面的作用,推动农民合作社做大做强,带领整村农户脱贫致富。

  2.粮食规模经营类农民合作社

  目前,粮食类农民合作社占总数的21.6%。例如,河北南和县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主粮生产为主业,创新和加强与成员之间的利益纽带,发展大规模托管服务,推动农民合作社跨区域发展,实现了粮食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3.农产品加工销售类农民合作社

  目前,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农民合作社占总数的53.4%。例如,福建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积极带领农户成员实施标准化生产,参与制定地方行业标准,统一加工成员产品,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和效益的明显提升。

  4.三产融合类农民合作社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农业综合发展,农业结构调整要求拓展农业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间。目前,有7300多家农民合作社通过整合土地、闲置农房、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要素,进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领域。例如。北京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循环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推动了当地生态环境改善。

  5.农机服务类农民合作社

  目前,专门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合作社占总数的7.7%,其中60%以上是农机服务合作社。例如,山东郯城县恒丰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智慧管理服务系统、全程托管与菜单式服务、“划片管理”+“三次分红”模式,为农户提供农机等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

  6.品牌果蔬经营类农民合作社

  走质量兴农之路,要求农业品牌化发展。目前,种植业农民合作社数量上占据全国农民合作社的半壁江山,果蔬类农民合作社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山西临猗县王万保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品牌兴社,引导农户选育良种,推广绿色、有机、标准化种植,实现了产得优、卖得好。

  7.“三位一体”类农民合作社

  2017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浙江瑞安市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从最初的单一农业生产服务,发展到生产、供销、信用综合业务合作,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纽带,实现功能拓展、服务能力提升。

  8.“三变”改革类农民合作社

  贵州盘州市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农户筹资入社基础上,探索以农户承包地、集体林地、集体水域等资源资产作价出资入社的模式,推动整村入社,激发农村资源活力,推动了产业振兴、农户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9.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类

  农民合作社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有助于提升小农户合作层次和规模。例如,浙江台州市台联九生猪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社际产业联合,建立行业标准,统一开展服务,实现了产业和服务的规模化、现代化。

  第二大法宝:乡产联盟

  (三)乡产联盟技术与跨区域联合平台

  乡产联盟的概念

  乡产联盟是乡村产业联盟的简称,它旨在集聚优势资源和多方力量,构建高效的农业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深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三产融合,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为乡村脱贫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撑。

  乡产联盟注重的是产业、产品的优良程度与专精程度。品牌是乡产联盟不可或缺的元素,打造具有IP属性的乡产品牌,是联盟的最高目标。

  (1)乡产联盟类型多样,不仅改变了农产品流通方式,而且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向产中、产前等领域扩展,从根本上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乡产联盟模式能够积极与农村资源、经济基础相结合,进行要素导入和产业对接,建设高效的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

  (3)能够更广泛地发挥联盟成员之间技术、市场、装备、资金、资本等优势,进行生产合作、技术合作、人才互通,使联盟价值最大化,极大地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繁荣。

  (四)乡产联盟建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确立联盟战略目标。乡产联盟最根本的目的是联合各产业主体,打造具有IP属性的优势产业、产品品类,树立产业创新意识、品牌意识,明确乡产联盟发展的方向。

  (2)确立优势产业。联合产业内主体,对当前产业情况、规模、类型、市场进行调查研判,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地域特色或地方文化,确定联盟打造的优势产业或产品类别。

  (3)建立稳定的联盟运营机制。依据产业形式,确定各联盟主体在产业中不同的位置与角色,制定合理的组织协作模式、产业合作形式、利益分配方式,实现乡产联盟长久稳定的发展。

  (4)促进资源多向流动。乡产联盟的优势之一即整合多方资源,解决单个企业、合作社、农户资源单一、薄弱的问题。

  (5)实现技术有效共享。乡产联盟发展的关键在于,乡产联盟中各主体能否开放各自技术,进行有效的技术共享、交流,激励技术创新,共同推动乡产联盟技术标准提升。

  (五)乡产联盟的几种形式

  乡产联盟是活跃在乡村产业中的一类新兴组织,既可以根据产品的种类进行划分,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合作,也可以按照功能类型进行划分,联动区域产品的生产、销售、宣传等。将乡产联盟与电商平台相融合,还可实现跨区域甚至是全国联动。为了更好地组建乡产联盟,本书提出了如下分类。

  1.研发型乡产联盟

  研发型乡产联盟,是指企业、协会间为解决乡村产业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组织联盟,是通过合作形式以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的常见组织。随着技术研发投入的加大,单个企业往往难以承担独立研发时高昂的成本和风险,因此会寻求同产业企业进行联合以降低研发成本、分担研发风险、缩短研发周期。除此之外,各产业主体之间还可以进行研发资源互补,共同学习。

  2.产业链合作联盟

  产业链合作联盟,是通过同一行业不同产业链端口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以促进创新产品快速形成竞争力,依赖整个产业链获得上下游产品配套。

  3.市场合作联盟

  市场合作联盟,主要是共同开发市场。这对中小企业十分有利,通过联盟合力开拓市场、降低成本、节省资源。具体体现在联合拓展新用户市场、联合采购降低生产成本、共用设施设备节约资源、相互进行市场叠加等方面。这样可大大降低中小企业市场进入门槛,并提高企业存活率。

  4.技术标准联盟

  技术标准联盟,顾名思义,是制定产业或行业技术标准的联合组织。通过产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可以实现产业良性运转。技术标准本身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但是许多技术标准涉及知识产权及商业机密,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成为许多企业争夺的对象。联盟制定技术标准,可有效减少恶性竞争,有利于新技术的保护与应用,有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

  (六)“乡产联盟”运作模式

  1.动力机制

  乡产联盟的动力机制也是催生联盟产生的原因。外部动力主要指来自于外界的推动力量,包括技术进步、市场变革、政策宣传等因素;内部动力指联盟成员间自身合作的内在驱动力,包括共享技术、共担风险、降低成本、优势互补、市场竞争等因素。如江津李家村,为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脱贫,由政府牵头,企业、合作社发起晚熟柑橘联盟,它的产生主要源自于外部动力。

  2.选择机制

  联盟伙伴的选择,是依照产业兼容性、资源互补性、协调成本最小原则进行的。遵照一定的程序与规则,科学地选择合作伙伴。联盟伙伴是否具有趋同或相似的目标、文化,是联盟稳固的基础。选择具有弥补自身短板的合作伙伴,可实现优势互补。李家村晚熟柑橘联盟成员主要是当地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他们都以柑橘为主要产业,成员之间拥有不同资源优势,并且在政府的主导下,协调起来较为容易,联盟成员的目标都是为了做大晚熟柑橘产业,振兴当地经济。

  3.信任机制

  信任是合作的前提。联盟在运行过程中,如何构建长久的信任机制,并使联盟中各成员遵照且认同,尤为重要。合作中,信任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作者自身的行为。然而,建立一套完善的信任保障机制,可以充分避免合作过程中因为行为不当而产生的信任危机。李家村晚熟柑橘联盟中,政府做信用背书,企业、合作社进行实际担保(也就是联盟负责人),种植户加盟,构建了政府、企业/合作社、种植户三方信任机制。

  4.组织协调机制

  组织协调机制是对联盟内部各成员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和分工的整套体系。它通过明确联盟体的各项管理职能,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中决策和项目管理,同时优化联盟成员之间协调沟通渠道,实现权责平衡。

  5.激励机制

  建立一套理性化的制度实现激励联盟成员的目的。内部激励侧重于内部考核、评比、荣誉等方式,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为联盟成员颁发荣誉证明,对知识成果、技术创新进行奖励,加深合作。外部激励主要指国家对行业或联盟的鼓励政策、措施,形成对联盟的技术、资金支持,从而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增加联盟成员的积极性。如对产量高、质量好的种植大户进行表彰,授予“种植能手”“种植达人”等荣誉称号;再如对一些不达标的种植户实行淘汰、清退制度,保持联盟活力。

  6.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贯穿联盟合作各个阶段,直接影响到联盟的稳定性与伙伴间的信任度。对联盟在合作时期内产生的利益进行精确的评估与预测,经联盟所有成员的协商一致,制定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方案,有助于联盟利益的合理分配,联盟中,企业、合作社、种植户利益分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实际发生销售量分配,联盟抽取一定管理费之后,根据种植户各自生产量与总销售量之比进行分配;二是按照比例分配,规定企业、联盟体、种植户各占多少比例,进行分红。

  7.监督机制

  联盟运行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简洁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各种规章制度、契约承诺、组织分工、利益协调等有序进行。其具体体现在敦促各联盟成员履行职责、防止破坏规章制度行为、落实奖惩办法的实施、维护联盟利益不受损失等方面。

  8.风险管理机制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联盟仍然面临解散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并应对风险,建立完善的进入退出机制,是保障联盟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

  下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拆解“多村一品”是如何通过特色产业打造,塑造乡村产业优势的~

  更多有关乡村振兴的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八斗鬼才工作室”~

聚焦更多热门资讯请扫码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刊发的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